第(3/3)页 ——【核平=和平!没毛病!】 ——【以前人家是学好数理化走到哪里都不怕,现在是,学好数理化,走到哪都怕你!】 ——【既然核弹可以用来灭火,是不是可以再用到别的地方,比如用来造人工湖?一颗就够了。】 ——【之前米国加州大火为啥不用这招,是不会吗?】 ... 短暂的狂喜之后,现场迅速回归到有序的忙碌中。 胜利的喜悦并未冲昏头脑,所有人都清楚,这仅仅是成功了第一步。 “所有监测单位,立刻汇报数据!” “辐射监测网络持续报告,所有点位数据稳定,未发现任何异常峰值!地表辐射水平处于本地环境本底值范围内!” “地质传感器显示,主震过后余震频率与强度呈指数级衰减,目前已降至微震级别。周边山体结构稳定,未发现新的滑坡或裂缝。” “大气采样分析确认,井口区域甲烷浓度已下降至爆炸下限以下,硫化氢浓度也降至安全阈值内。主导风向下,烟尘正被快速稀释扩散。” “地下压力监测报告!目标深度压力信号已消失!重复,超高压气腔压力归零!通道确认封闭!” 随着一条条信息的落实,也为这桩史无前例的灭火事迹盖上了完美的印章。 地下狂暴的能量源泉,已经被彻底扼断。 紧接着,近距离勘察组传回了最直观的影像资料。 画面中,原本井口的位置已经彻底变形。 被一种琉璃光泽的暗红色物质和灰白色的凝固水泥混合物所封死。 那是核爆瞬间极致高温熔融了岩石和金属后形成的玻璃岩。 与回填材料牢牢结合,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地下封印。 只有几道细微的裂缝中,还在若有若无地渗出最后一丝丝热气和水汽。 周围的地面布满了龟裂和翻涌的痕迹,记录着剧烈的力量释放。 环保部门的专家紧盯着各项环境指标。 “周边水体采样未发现放射性物质污染。” “下风向空气质量监测显示,主要污染物为燃烧残留颗粒物,预计在12小时内将扩散稀释至安全水平。” “核心区地表土壤因高温发生玻璃化,形成了有效的天然隔离层,阻止了污染物下渗。” 所有迹象都表明,这次行动在扑灭超高压气井大火的同时,成功将次生灾害和环境影响控制在了最低限度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