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老太太脸上都是堆笑,过了城门就哭丧着脸。 嘴里念叨着,“老婆子,我辛辛苦苦绣的手帕呦。” 说着还不忘瞪了宋冕一眼,“往日让你大伯进城就够了,你非得拉着我,今日若是赚不了钱,回去你等着。” 宋冕下意识的想到了几乎每日屁股开花的宋思孝,顿感压力不小。 老太太肯定不能白来,手里带了不少手帕,想着卖出去缓解家里的压力。 杂货和布料铺子在城西,而书坊在贵人云集的城东。 宋冕想去先推销自己的小说,可老太太坚持自己要先去卖手帕,宋冕知道老太太着急捡到钱,就只能跟着。 城西这边儿穷人确实多,衣衫褴褛,打着补丁做买卖的小商小贩挺多。 因为靠海,不少人赶海弄来些海货,沿街叫卖。 没吃过海货的,把这些东西当好东西,可是吃多了就会发现,也就那么回事儿。 老太太带着宋冕先去了几家布料铺子,里面来来往往的人不少,铺子里都是讨价还价的声音,老太太上去问了两嘴,就被人家轰了出来。 因为老太太做工好,要价自然贵一些。 可铺子不认这些,他们讲究一个低买高卖,赚差价,恨不得不给钱。 老太太脸上越发的愁眉不展,赚钱可太难了。 一连去了好几家,都没收,最后就在街道边上支了个摊,嘴里念叨着,“不能白来,我孙儿花了一百多文呢,说啥都得回回血。” 结果老太太是大户人家出身,蹲在地上不肯说话,好半天没人过来瞅一眼。 宋冕和宋老蔫对视一眼,立刻俩人就开始此起彼伏的喊了起来,“手帕,新绣的手帕,上好的手帕!” 这一老一少叫的比唱的好听,瞬间引起了路人的注意。 不一会儿,就见一个穿着还算是不俗的妇人走了过来。 对方扫了一眼宋家老太太,啧啧了两声,“老夫人身上这衣服料子也不错,家里的日子不景气啊,都开始绣手帕补贴家用了。” “多少钱?” “三十文!” “呦,卖这么贵,铺子里才卖二十文呢。” 老太太叹了口气,就跟那妇人解释道,“咱这是棉料的手帕,都是从成衣铺子那边儿高价进来的边角料做的,上面还绣了花纹,您看看这蝴蝶、荷花还有这吉祥纹,多细致啊。” 第(2/3)页